锐评|暴雨延误航班,何必“跪求”起飞?

时间:2023-03-29 11:17:41来源:中国气象报

受今年首场大范围暴雨强对流天气影响,3月26日,深圳航班出现大面积延误。在宝安机场,数名等待了十几个小时的旅客突然情绪崩溃,在公众场合“跪求”航班起飞,最终在网络上引发热议。

在机场的有限空间内苦苦等待大半天,按常理来说,这些旅客应该有要事在身。正所谓“心急如焚”,做出一些情绪化的表达,也在情理之中。而在其背后,能够看到,公众对民航出行“快捷性”的预期,与实际情况仍有一定差距。事实上,民航交通有其特殊性,尤其容易受到天气的影响。

据有关部门统计,目前,70%的航班延误由天气引起。降雨、降雪、雷暴、强对流天气、低能见度天气以及“看不见”的晴空湍流,都会威胁民航的安全。一架航班能否准点起降,不仅与出发地、目的地的机场天气相关,也与航路中的天气过程有关。判断民航客机是否会因天气因素延误,不能仅靠查询天气软件。气象、民航等部门工作人员,会运用多种观测设备给出精细化预报预警意见,空管部门在综合研判后,才对民航班次及其起降计划进行调整。


(资料图片)

电影《流浪地球》里有一句台词:“道路千万条,安全第一条。”只要是涉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交通方式,当面对“安全”与“快捷”的权衡时,“安全”是必须首要考虑的问题。“战斗民族”风雨无阻,把民航客机开成战斗机,只是互联网上的“段子”;在现实生活中,一架客机的平安起飞与降落,牵挂着数百个家庭的心。不妨平静下来想想,这,远比一时的急切更为重要。

当前,我国华南地区已经入汛。在汛期,强降雨、强对流天气多发、频发,航班更容易受到影响。对公众而言,要合理选择出行模式,对于一些距离适中、需要保障准点到达的行程,高铁等受天气影响较小,也是不错的选择。

其实,努力提高民航航班准点率,降低天气因素对其影响,保障安全出行,是民航、气象等相关领域从业者孜孜以求的事情。面对人民群众的期待,一定要坚持“以人民为中心”的理念,即便做不到每趟航班都准点起降,也要努力提高服务水平,让天气对航班的影响预判得更准确一些,提前量给得更足一些,航班调整信息的传递渠道更丰富一些……让公众能更从容地调整出行计划。同时,也要加强科普、解释工作。如此,才能让大家面对航班延误时,少一分焦虑,多一分理解。

中国气象报社  出品

作者:叶海英

图片来源:网络

编辑刷克

审核段昊书

关键词:

相关资讯
热门频道